2024-12-28 22:26 点击次数:189
11月11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,主力资金净流出974.35万元,占总成交额4.13%,游资资金净流入256.42万元,占总成交额1.09%,散户资金净流入717.93万元,占总成交额3.04%。
《眼镜财经》注意到,著名网络大V、拥有百万微博粉丝、公众号“10万+”常客“六神磊磊读金庸”发布《黄峥,确定要这样砍年轻人一刀吗?》,痛批拼多多老板黄峥放任平台盗版商家,欺负年轻作者“少年穷”。
许多人并不知道,女性第三人称汉字——“她”的出现,至今也不过一百年而已。
“造字圣人”仓颉没有将它发明出来,而20世纪20年以前,中国也没有任何人发明和使用过它。
这个字的发明者,是民国著名语言学家刘半农。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他发明这个字后,却被全国女性追骂好几年,如今我们却天天用它。
刘半农为什么要发明这个“她”字,它的出现,不是很伟大的事情吗,人们为什么要骂他?
“她”字的出现,源于中外语言翻译的需求。
清中期以后,英文在国内逐渐流行开来,中英文翻译越来越引起重视,但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少。
在英文里,男性、女性、人类之外的动物或事物,都有专属的第三人称,男性的他用“he”、女性的她用“she”、其他类的用“it”。
在中国,区分却不这么明确,男女性共用一个“他”字,其他类的偶尔用“它”字,有时也用“他”字,很容易出现混乱。
道光二年(1822年),英国基督徒罗伯特·马礼逊来到中国传教,在翻译《圣经》时,他就首先面临中国汉字第三人称的难题。
后来他突发奇想,将he、she和it,分别对译成“他男”“他女”和“他物”。
这个方法不失为一种创新,但是并不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,因此最终没有流行起来。
19世纪70年代末,学者郭赞生在翻译英文书时,创造性地用“彼”来对译it,“伊”则对译she。
然而,因为关注的人比较少,这个译法也没有得到普遍推广。
新文化运动时期,第三人称的译法问题,终于被抬到桌面上来讨论,语言学家刘半农也参与了进来,他提出重新发明一个汉字,用来对译英文中的“she”。
最后,他发明了“她”字。
他的这个做法,得到了蔡元培、周作人等学者的认可和支持。
然而,也只是少部分人支持刘半农而已,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中立或保守。他们认为,彼时女性地位在提升,发明一个新的汉字来独立代表女性,不利于女权的发展。
不少激进分子不仅强烈反对,还发文痛骂刘半农,一骂就是好几年。
刘半农被骂怕了,退而求其次,提出沿用学者郭赞生的译法,继续用“伊”来对译she,舆论这才得以平息。
刘半农是退让了,“她”字却没有由此而退出历史舞台。
康白情在发表《北京学生界男女交际的先声》一文时,两次使用“她”字来指代女性,让“她”字第一次与公众见面。
康白情特别提出,要推动男女平等,让女性独立起来,她们就该拥有独属于自己的第三人称汉字。
张闻天、徐志摩、叶圣陶和梁实秋等也持同样的态度,在他们的作品中,不止一次用到“她”字。
由于他们的坚持,左翼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时期,“她”字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使用,而那些反对者和保守派,为了让自己的作品能被公众接受,也被动地使用了“她”字。
就这样现在股市还有杠杆吗,“她”字一直沿用至今。
Powered by 在线配资炒股_配资炒股开户_在线炒股配资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